传播系数是新冠病毒的3倍手足口高发季,

最近,很多孩子出现了发热、浑身起疹子、嘴里长泡等症状,看着宝宝受罪,宝妈们心急如焚。原来是传染病中的“头号凶猛病毒”——手足口病,来了!

国家卫健委新冠防控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提到:手足口病传播系数是新冠病毒3倍!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

主要感染对象为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时手心、脚心、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因此得名“手足口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4-9月最为多发,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1、手足口病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

2、大多数患者病情轻微,呈自限性,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

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大多数患儿可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患者(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尽早接种疫苗

建议6月龄-5岁,尚未全程接种EV71疫苗的儿童尽早接种,可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保护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不受损伤。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和儿童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看护人接触婴幼儿前、替婴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3、喝开水,吃熟食

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尽量少吃剩饭剩菜,吃之前要加热。

4、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经常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在太阳下晾晒衣物、被褥,以达到消毒目的。

5、充分消毒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餐具玩具等物品,在使用前后均应充分清洗、消毒;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品应进行擦拭消毒。

6、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比如农贸市场、超市、公园、商场、医院等。

如果必须去,一定要带好口罩,做好防护,回来及时洗手、更换衣物。

7、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mw.com/yqsshl/831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