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蔡徐坤工作室状告B站一事成为舆论焦点,在蔡徐坤工作室转发的律师告知函中,蔡徐坤方称,B站上存在大量严重侵犯蔡徐坤权利的内容,内容涉嫌故意诽谤、滥用肖像,还使用了诸多侮辱性词汇,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
随后B站回应,律师函经热心网友转发后已收悉,B站一直重视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法律的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处理,相信法律自有公断。并附上人民网评论文章《看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
恶搞无下限,职黑进驻
社区平台成“垃圾场”
B站附上的《看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一文别有所指,文中认为公众人物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占便宜而不付出代价,似以这理由反驳蔡徐坤工作室的控诉。
诚然,公众人物尤其是明星要让渡自己的一部分名誉权和隐私权,并对社会评论给予宽容和理解。大众和媒体合理的质疑无可厚非,说不定还能提醒艺人提高业务,牵制粉丝。
但是,质疑和调侃一旦超出道德或法律允许的界限,就要另当别论。特别是某些“网友”们发布不当言论或血腥黄暴图片视频到公共社区平台,行为已经上升到对明星的恶意攻击。
“用户”恶搞无下限
据粉丝透露,B站上关于蔡徐坤的视频不只是嘲讽篮球打得不够好,直接把他的头p成手里的球之类的血腥暴力视频比比皆是。蔡徐坤给B站发律师函以后,恶搞行为反而加剧,B站一天上传了多个蔡徐坤恶搞视频。
在法律范围内无伤大雅的恶搞,在一定程度是可以接受的。但如今的“恶搞”显然早已变味。一些up主以恶搞、鬼畜为借口,剪辑的黄暴血腥视频高频次出现在平台传播。不仅up主,很多网友也参与“狂欢”中,以传播黑视频、打倒流量明星为乐。
需要指出的是,如上情形中,平台方的管理显然是缺位的,一方面,他们审核通过了用户上传这些内容,另一方面,对无下限的恶搞行为也未曾加以制止。
实际上,除了B站之外,虎扑、知乎等社区平台上的用户们都曾发起或参与到怒骂明星的娱乐事件。特别是虎扑,“虎扑直男大战吴亦凡”、“NBA选择蔡徐坤做代言人引起虎扑众怒”,一幕幕直男怒怼流量明星的战役让这个社区网站爆得大名,至今,两人在虎扑的帖子都恶意满满,充斥着不堪入目的评论。
黑粉进驻,抹黑艺人洗脑路人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口水战、无端谩骂并不是某些粉丝的个体行为,并不是简单的舆论发酵。甚至有可能是某些平台、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有意而为之。这其中,“黑粉”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黑粉”背后又藏匿着好几副面孔。
近日,杨幂名誉肖像侵权案多起案件获得胜诉。7个案件中最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