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化学性烧伤是由化学物品的溶液、粉尘或气体接触眼部所致。多发生在化工厂、实验室或施工场所,其中以酸碱烧伤最为常见。
一、临床表现
酸烧伤的临床特点是损伤区界限比较分明,创面相对较浅,深部组织损伤相对较轻,一般修复较快。相比之下,碱烧伤的后果要严重得多。碱烧伤的特点是碱性物渗入组织的速度快,损伤区界限比较模糊,不能确切地认定损伤面的范围和深度,除眼表组织受损外,虹膜、睫状体及晶状体等均可能受损。碱烧伤后,以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及角膜溃疡为其主要特征。由于修复障碍常导致无菌性角膜溃疡或穿孔,若合并继发感染,病情则进一步恶化。角膜碱烧伤修复时间长、病情反复、久治不愈。另外,碱烧伤后常因组织炎症诱发新生血管长入形成瘢痕,后期常引起结膜囊缩窄、睑球粘连等严重后遗症。
二、治疗要点
现场急救,这是化学性烧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其他水源反复冲洗,冲洗时应翻转眼睑,转动眼球,暴露穹隆部,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彻底洗出。应至少冲洗30分钟,医院再行冲洗,直到用试纸测试结膜囊pH正常为止。眼部冲洗是处理酸碱烧伤的最重要一步,及时彻底冲洗能将烧伤减到最小程度。
二、后继治疗
1.在烧伤始发期眼部彻底冲洗后即进行适当的创面清创处理,清除颗粒样物质和失活的眼表组织,同时用1%阿托品散瞳,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对浓度大、时间长,尤其是碱致伤,必要时可行前房穿刺或结膜切开,以利于清创。
2.在急性期,主要是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形成。同时应尽力改善结膜囊环境,促进上皮愈合,修复,最大限度地减少溃疡产生。
3.在早期修复期,随着感染或炎症被有效地控制,抗生素和激素需逐渐撤除,尤其是激素继续应用会诱发溃疡。此时,创造适宜条件,努力促使眼表上皮化进程为治疗的重点。维生素C、胶原酶抑制剂等全身及局部应用,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4.晚期修复期,应视眼表上皮化进程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对一般上皮化接近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仍继续以促使眼表上皮化进程为治疗重点。对再生不良,上皮化难以形成的持续性缺损、溃疡或穿孔,以及后期形成的血管翳、睑球粘连等要针对具体病症选择使用组织粘合剂、角膜接触镜、羊膜贴敷以及睑裂缝合、口腔黏膜细胞移植、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角膜板层或全层移植等手术治疗。 5.后遗症治疗,重度化学性烧伤经过初期治疗后,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对后遗症进行妥善处理。同样应针对相应病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睑及结膜囊成形术、睑外翻矫正术、睑球粘连分离术、增视性角膜移植术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mw.com/yqssyf/832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