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炸伤,分清类型巧急救
作者:周广德(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孟新科(广东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来源:《医院-医师在线》周刊
编者按:年初一,放鞭炮。“开门炮”是中国传统年俗,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
在喜迎新年的同时,放鞭炮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要引起重视。鞭炮爆炸时瞬间产生巨大能量,温度、爆炸中心压力急剧升高,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一旦躲避不及,很容易被炸伤。若周围人群身上所穿衣物为易燃质地,则可诱发燃烧,导致烧伤。鞭炮炸伤,按受伤部位可分为手外伤、眼外伤、鼓膜破裂、头外伤或身体其他部位创伤。不同部位受伤,急救方式大相径庭,基层医生有必要分清类型进行急救,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间。
鞭炮炸伤手部也是常见的情况。最常见的是巨大的爆震导致手部皮肤撕裂出血,严重的会损伤肌肉、神经,甚至导致手指断离、手掌穿通伤,皮肤或组织严重缺损。对于手外伤患者,有出血时可局部用清洁干布或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创伤面积大、出血严重者,除了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外,还可用止血带扎住受损部位近端关节以上的血管。若为单一手指受伤出血,则用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在受伤手指两侧夹住血管止血;若是手掌或多个手指损伤出血,则可在腕部压迫桡动脉止血或在前臂用止血带,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坏死。若有手指离断,应将离断的手指用干净纱布包好,冰块低温保护,随医院,以便于断指再植。
手外伤手术包扎或清创处理后,须密切观察手指活动和感觉情况,警惕神经损伤。同时要注意手指甲床颜色及血运情况,手指或手掌是否胀痛、疼痛程度的变化等,避免手指或手掌局部炎症肿胀压力过高影响血液循环,造成手指或手掌的缺血坏死,严重者导致全身严重状态的出现。手外伤后的伤情密切观察至关重要,后期主要是预防感染、进行手指的功能锻炼和恢复。
鞭炮所致眼外伤非常复杂,且最常见的眼外伤患者是儿童,在诉说外伤史、体检配合方面较差,因此需要接诊医生耐心细致检查判断,对鞭炮所致眼外伤有较好的整体观,方能做到不误诊、不漏诊。
鞭炮所致眼外伤的致伤因素包括爆炸冲击、烧伤、异物,可以造成从角膜异物到球内异物,从眼球灼伤到眼球钝挫伤甚至眼球破裂伤等轻重不同的各种伤情。但考虑到后期治疗,一般还是分成闭合性眼外伤和开放性眼外伤为宜,因为这种分类方式更有利于医生迅速判断伤情,并正确地引导治疗。
闭合性眼外伤鞭炮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爆炸时飞溅的异物伤及眼部,都会造成眼球钝挫伤。基层医务人员接诊此类患者时,首先要对致伤鞭炮的大小、受伤时的情况做初步了解,结合指试眼压等确定钝挫伤的诊断;第二步就是要依靠手电筒和放大镜(最好有裂隙灯),仔细观察角膜情况和前房情况,观察有无角膜异物、前房出血以及虹膜和晶状体的异常;有条件的,还应仔细观察眼底情况,或行眼部超声、X光等进一步排除球内异物。闭合性眼外伤的治疗,在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是清除角膜异物,预防感染,可以点抗菌眼药水或涂抗菌眼膏。有前房出血的患者,医生要嘱其抬高床头休息,及时到有条件的眼科监测眼压情况。有虹膜根部离断的医院施行手术。
开放性眼外伤鞭炮所致开放性眼外伤包括眼球破裂伤、球内异物伤。考虑到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专业的眼科手术条件,因此当发现是开放性眼外伤时,应立即嘱患者卧床制动,轻轻包扎伤眼(可以同时包扎双眼,可起到减少患者眼球运动的目的),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在眼部伤情不明确的情况下可以口服给药,避免因使用眼药水不当加重伤情),尽快转诊。
在此应该特别强调的是,球内异物极容易误诊,如未及时发现,或引发感染造成眼内炎,或继发玻璃体腔纤维增殖造成视网膜脱离等,后果极为严重。考虑到基层医生可能没有眼底镜等专业设备,或者缺乏丰富的眼底检查经验,因此笔者建议在遇到鞭炮爆炸所致眼外伤时,最好都常规拍个眼眶X光片,以减少球内异物误诊漏诊之可能。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病史的询问。笔者曾见一例,是儿童将放鞭炮所致眼伤病史隐去不说,反复询问才讲出来,这种情况即便是眼眶X光也会漏诊的,所以须引起重视。另外,患者眼睛受伤多有恐惧心理,害怕失明,家属及医护人员均应给予充分的关心、爱护,做好心理安慰。
鞭炮导致的烧伤在春节期间并不罕见。如果燃放烟火或爆竹导致烧伤,面积较大,衣物与烧伤皮肤可能发生黏连和摩擦。首先要立即让其脱离热源,视情况小心脱除伤部衣物,正确做法是用剪刀慢慢剪开创面的衣物,然后慢慢将衣物剥离,避免烧伤皮肤被剥脱,加重病情。医院救治的时候,应尽快用大量冷水冲洗或浸泡至少半小时以上,这样不仅能减轻灼痛感,带走皮肤内的残余热量,还可迅速消除致伤因素,使烧伤创面不再继续加深,然后再用纱布或干净手帕包扎。若是轻微烫伤,可用冰水打湿清洁的布料或生理盐水打湿无菌纱布包扎,再用冰块冷敷。冷疗可降低局部温度,减轻创面疼痛,阻止热力的继续损害及减少组织水肿。损伤医院,切勿涂上牙膏或者烫伤膏类药品,可能会加重创面疼痛,且由于颜色遮盖创面,容易影响上级医生对烧伤深浅程度的观察和判断,延误治疗。皮肤烧伤的规范处理,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避免留下严重的疤痕影响美观。
此文发表于《医院-医师在线》周刊年2月9日第期C1版,为本报独家,转载请注明出处哦!
点击广告图片可放大观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