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细菌性传染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有丝状霉形体引起的以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曾经分布甚广,危害严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

丝状霉形体存在与病牛的肺组织、胸腔渗出液和气管分泌物中。病原体可随呼吸道飞沫、粪便、尿液、乳汁和各种分泌物排出,可以通过飞沫、尘埃、污染的饲料、饮水经口传播。病牛和带菌牛为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生殖道感染。主要感染牛,驯鹿和羚羊也可感染。日光、干燥和高热均不利于丝状霉形体的生存,1%来苏尔溶液、5%漂白粉溶液、1%~2%氢氧化钠溶液或0.2%升汞溶液均能迅速将其杀灭。

(一)临床症状与病例变化

1.临床症状本病在非疫区常因引进带菌牛而呈爆发性流行,而在老疫区则常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往往常年散发,但以冬、春两季多见。潜伏期多为2~4周,但也有7天至数月者。初期常在清晨、晚间、使役、运动等不良刺激后,发生短干咳、食欲减退、反刍迟缓、泌乳减少等症状,体温略有升高。随后症状逐渐明显,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等不同类型的临床经过。

(1)急性型病初呆滞、厌食,食欲、反刍失常甚至停止。长时间轻咳或干咳,随着咳嗽次数的增加,肺脏病变更加明显,病牛衰竭或呈弓形站立,头前伸,肘外展。不久体温达40℃~42℃,呈稽留热型,鼻孔扩张,鼻翼煽动,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前肢分开,肋间触压敏感,喜站不卧,伸颈气喘,呈腹式呼吸,呼吸急促并且极度困难,发出呻吟声,可视黏膜发绀,臀部或肩胛部肌肉震颤。脉细而快,每分钟80~次。前胸下部和颈垂水肿。胸部叩诊有实音,有痛感;听诊时肺泡音减弱;病情严重时出现胸水,叩诊有浊音。若病情恶化,则呼吸极度困难,病牛呻吟,口留白沫,伏卧伸颈,体温下降,最后窒息而死。病程5~8天。

(2)亚急性型其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症状不如急性期明显而典型,仅见轻微的咳嗽,在运动时表现明显。

(3)慢性型病牛消瘦,伴发痛性咳嗽,消化功能紊乱,食欲时好时坏,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精神沉郁,被毛促乱无光,小时,常发干性咳嗽。有的无临床症状但长期带毒,故易与结核病相混淆,应注意鉴别。病程2~4周,也有延续至半年以上者。

2.病例变化本病特性病理变化是大理石肺和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内有大量无色或黄色液体,并有纤维素性絮状物。损害常限于肺的一侧,初期以小叶性支气管肺炎为特征,病灶充血、水肿,呈鲜红色或紫红色;中期表现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病肺呈紫红色、红色、灰红色、黄色或灰色等肝样病变,切面呈大理石状外观,间质增宽。病肺与胸膜粘连,胸膜显著增厚并有纤维素附着。胸腔有淡黄色并夹杂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包液浑浊且增多,后期肺部病灶坏死,形成结缔组织包囊、脓腔或空洞,或完全瘢痕化,肺部淋巴结肿大。胸膜、心包膜增厚,表面有纤维素性附着物,常见与肺脏发生粘连。心包内有积液,心肌脂肪变性。或可见腹膜炎、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等变化。

(二)这怒但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采用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荧光抗体技术等。注意与巴氏杆菌病、肺结核进行鉴别诊断。

巴氏杆菌病发病快,病程短,体温高,喉头和颈部水肿,肺肝部分色泽较为一致,有全身出血性败血症变化。病料检查可见到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

肺结核病程一般较长,体温多正常或弛张热,肺脏有特征性结核病灶。病原菌检查可检出分枝杆菌,结核菌素变态反应呈阳性。

(三)防治预防本病应做到尽量不从疫区引进牛只,若确需引进,必须进行预防接种,病进行隔离观察。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牛采用兔化弱毒苗或牛化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连续3~5年,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若有本病发生,应及时确诊,做好隔离、消毒、治疗工作。污染的牛舍、屠宰场应用3%来苏尔溶液或20%石灰乳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防治发生牛流行性感冒而继发本病。

1.西药治疗

(1)卡那霉素10~15毫克,配合地塞米松20毫克/千克体重,维生素C4克,分别肌内注射,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使用1~3各疗程。

(2)氟苯尼考15~20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3)硫酸链霉素10万单位/千克体重,配合青霉素2万~5万单位/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日2次。

(4)地塞米松硫酸钠0.25~0.5毫克/千克体重,配合病毒唑15毫克/千克体重,混合肌内注射,7天为1个疗程。

(5)新胂凡纳明10毫克/千克体重,用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静脉注射,5天后重复用药1次。

治疗传染性胸膜肺炎应尽量避免静脉输液,以免增加病牛肺部压力,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窒息死亡。补充体液可口服补液盐,每日2次。

2.中药治疗

(1)肺热咳喘症见高温稽留,体温达40℃~42℃;鼻孔扩张,鼻翼煽动,流出浆液或脓性鼻液;伸颈气喘,腹式呼吸,呼吸急促并极度困难,可视黏膜发绀;脉细而快,每分钟80~次;前肢分开,肋间触压敏感,喜站不卧,发生呻吟声,臀部或肩胛部肌肉震颤,前胸下部和颈垂水肿,胸部叩诊有实音,有痛感;听诊时肺泡音减弱,病情严重时出现胸水,叩诊有浊音。治宜肺解热、止咳平喘。方用清肺散加减:生石膏克,板蓝根60克,川贝母、杏仁、甜葶苈子、黄芪各45克,桔梗、桑白皮、牛蒡干、甘草各24克,麻黄15克;水煎2次,混合2次煎液,候温灌服。

(2)肺虚咳喘症见病牛消瘦,精神不振,被毛粗乱无光,伴发痛性咳嗽或干性短咳,食欲时好时坏,腹泻与便秘交错发生。治宜止咳化痰、滋阴养肺。方用沙参麦冬饮加减:沙参、麦门冬、玉竹、山药、山楂各60克,花粉50克,桑白皮、地骨皮、茯苓各45克,半夏30克,陈皮、干草各24克,水煎灌服。

兽医小鲁:免费给大家解牛病、谈技术,联系--(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mw.com/yqsszl/8319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