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肿瘤应该发病在成人身上。然而,据国际儿童肿瘤学会调查显示,近10年来,儿童肿瘤发病率每年都以2.8%左右的速度增长,且新生儿、幼儿、儿童各年龄段均有患上肿瘤的案例。
新生儿儿童死亡率低到零,但转眼又送进了癌症病房。医院看看,一百多张病床还不够用,都光着小脑袋,无辜无助无奈的眼神。其实,肿瘤低龄化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了!
与多数人了解的情况不同,儿童恶性肿瘤的分类中,除了常见的白血病,还有恶性淋巴瘤、脑恶性肿瘤、胃癌、肺癌、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等。其中,白血病的患者比例,在儿童恶性肿瘤患者中占据半数以上。
依照目前的医疗科技,尚未就儿童肿瘤的成因做出定论。但大量的文献和临床检查表明,儿童恶性肿瘤与家族基因不稳定性、环境污染、儿童饮食、儿童免疫力差息息相关。其中,环境污染又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
根据WHO统计,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儿童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意外伤害。与成人肿瘤不同,儿童恶性肿瘤进展极快,但是临床诊断出的病例,多数已发展到了晚期。
除了认知不足,缺乏早期筛查机制外,儿童恶性肿瘤还面临着被误诊的可能。不仅如此,患者家长还将问题指向了国内紧缺的儿童专业医疗机构——据了解,目前国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设置了儿童肿瘤科。
此外,在儿童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药物的研发也是一个短板。一位不愿具名的进口肿瘤药医药代表说,目前针对儿童患者的抗肿瘤药物几乎没有,“一是因为病人总体数量太少,药厂不愿投入研发经费;还有就是由于法规的限制,导致一些效果较好的药物,不能在患儿身上做临床试验。”因此在目前的治疗中,儿童患者的用药,只能根据患儿体表掌握用药剂量。
与成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目标不同,儿童患者的首要目标是治愈,其次才是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这是因为,儿童肿瘤的预后在一定程度上比成人肿瘤好,其总体治愈率能达到70%以上。而占儿童恶性肿瘤比例最大的白血病中,早期完全缓解率可以达到95%,5年无病生存率(治愈率)达到70%-80%。为了使白血病患儿经治疗后能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提高长期存活率及存活质量,建议尽可能并尽早将患儿送到有儿童医院,使患儿获得及时的、系统的规范化疗,不做无序化疗。
恶性肿瘤患儿与成人患者不同,一是病种差异大,比如儿童独有的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医院并无治疗经验,加上低龄儿童实施肿瘤外科手术的风险较大,愿医院、科室也不多。专家指出,成立儿童肿瘤专科,医院从人员、政策、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这既是当务之急,医院的整体实力。
九大征兆是儿童肿瘤的发病前兆
1、不明原因的发烧:发烧是儿童疾病的常见症状,但持续两周以上不明原因的发烧,尤其是不规则的低热,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应注意肿瘤的可能。
2、不明原因的疼痛:关节酸痛、骨痛、腹痛、头痛等有时也是肿瘤的信号,不要随便吃止痛药,医院检查。
3、不明原因的贫血、出血:面色苍白,指甲、口唇苍白往往提示贫血。皮肤易出现出血点或紫斑,经常流鼻血或牙龈出血,应注意白血病。没有明显诱因的血尿,应警惕泌尿系统肿瘤可能。
4、不明原因的血象异常: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过高或过低,或伴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应找专科医生咨询。
5、内分泌紊乱的症状:孩子出现生长停滞或消瘦、不对称肥胖或性早熟等,也需要考虑肿瘤的可能。
6、不明原因的肿块:在孩子熟睡,给孩子洗澡、换衣服时,摸摸肚子、两侧颈部、两侧腋窝有没有肿块,儿童肿瘤90%是以包块的形式出现。
7、眼部变化:孩子眼球有异常反射光似猫眼,或视力有障碍、斜视或眼球向外突出等应眼科检查排除眼部肿瘤可能,白血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也可能以突眼为首发表现。
8、神经症状:呕吐、走路不稳、头痛、颜面神经麻痹等,应注意是否为脑瘤的症状。
9、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儿童淋巴结肿大很常见,多与感染有关。急性淋巴结肿大常伴有疼痛,感染控制后就会缩小,如果淋巴结肿大越来越严重且无压痛感,摸上去较硬或者活动度不好,应检查排除淋巴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