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虽然从外观上,我们人有单眼皮、双眼皮甚至还有三眼皮,眼睛看起来有大有小,但从“硬件”上,正常成年人的眼球都是差不多大的。
那么有没有人的眼球,就是小一些呢?
有的,真性小眼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
患者的眼球体积会明显小于正常,正常成年人眼球前后轴长约24mm,真性小眼球往往小于20mm,也就说眼球内部的空间比正常人少了1/5。但不伴其它显著眼部畸形的状态,常为双侧性。
80岁的刘奶奶就是这么一位患者。
赵小刀手术日志
刘奶奶80岁
双眼真性小眼球,闭角型青光眼数十年,成熟期白核,瞳孔3mm,后粘连散不大,前房极浅,深度不足0.9mm
悬韧带很脆弱,轻微的牵拉就可能加重局部断裂;极浅前房的白内障手术,比较容易发生房水迷流……
刘奶奶来自北京通州,双眼真性小眼球,患有闭角型青光眼数十年,很早以前就得了白内障,因为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一直没敢做手术。
直到近来完全看不见了,走路都必须有家人搀扶,才终于下决心手术,但因为疫情又耽误了几个月,来到我的门诊时,已经是挺糟糕的状态了。
刘奶奶的右眼眼轴只有19mm,因为眼球小,眼内结构非常拥挤,前房极浅,深度不足0.9mm,操作空间非常狭小,偏偏白内障又是成熟期白核,瞳孔也只有3mm大小,且全周后粘连,无法散大……
滑动查看检查照片
非专业人士慎点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硬核小瞳孔手术,还多了闭角形青光眼极浅前房、悬韧带松弛以及虹膜松弛的问题。
如果采用普通的白内障手术方法,手术风险要列起来,整整可以写满两页纸。
极浅前房的白内障手术,比较容易发生房水迷流,使得手术难以进行。原因是,这种手术操作时间往往比较长,术中操作不便,可能会推核,牵拉悬韧带,患者本身悬韧带就很脆弱,轻微的牵拉就可能加重局部断裂,引发房水迷流。
手术成功的要素,除了快速果断,还有就是要让核块始终处于原位,正常患者完全可以接受的核块移动,在此时就可能产生危险。……
幸运的是,这种情况,正是夹持劈核技术可以大显神威之时,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因为夹持劈核技术是标准的原位劈核,可以很好的保护悬韧带,避免了很多并发症。
至于小瞳孔和19mm的小眼球对我来说算不上什么,这种手术我做过太多了,以前我曾做过16mm眼轴的小瞳孔手术,那才是真正的罕见,病历传送门:《比普通人眼球小一半,超罕见白内障成功手术
赵小刀病历分享》。
和刘奶奶沟通之后,我就给刘奶奶安排手术了。这台手术的确有些麻烦,长期的青光眼和虹膜粘连,使刘奶奶的虹膜完全失去了张力,术中不得不花费不少时间处理好虹膜。不过努力没有白费,术后第二天打开纱布,刘奶奶视力已经恢复到0.6。
刘奶奶术后访谈,已获授权
老太太一句,“嘿,瞅着东西痛快着呢,再也不用搀着了”,所有人都喜笑颜开。我也很欣慰,夹持劈核技术又帮助一个高危患者免受风险。
分享这些高难度案例,一方面是想让更多情况较复杂的白内障患者不要灰心,有新的技术可以帮助你安全的恢复光明,另一方面也是想告知更多的眼科医生,白内障手术只要用对方法,很多高难、高风险的手术都可以迎刃而解。
刘奶奶的完整手术视频在苞荟培训网校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视频集中有收录,大家可以按需观看。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我是赵小刀
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往期精选
我一年做近万台手术,当真正躺上手术台,我却怕了
孩子怎样才能不近视?近视了又该怎么办?
网课大潮,如何避免孩子近视?一个眼科老父亲的努力
限时赠送《小刀白内障手术精讲》,开启手术精进之路!
重磅分享:免粘弹剂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破后囊快速处理技术大揭秘!
飞蚊症到底有什么危险?一个小实验告诉你
好医生像阴云中的一线阳光:和眼睛一起照亮的,是我的余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几分钟的白内障手术您还害怕吗?
白内障手术选择人工晶体,需要注意什么?
白内障“三姐妹”的故事,术后要优雅地看书化妆
赵小刀手术日志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