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罗志祥被黑都是综艺剪辑惹的祸

现在明星参加综艺节目,播出之后如果导致明星口碑不好,明星的条件反射是,剪辑问题,因此亲自下场手撕剪辑的事件越来越多。

但客观公正地说,无论是省去一些前因后果还是颠倒顺序,这些其实都是剪辑的常用手法。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关于综艺剪辑这件事。

罗志祥微博。(小尘4x/图)

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又出风波。

罗志祥工作室发布微博称,节目方近期多次断章取义,将罗志祥用心点评的较耸动字眼剪辑播出,让观众看节目时误解原意,要求节目方公开道歉。罗志祥也转发微博,节目剪辑前后颠倒,导致观众对我们的误解,忍不下去了,请节目组给予尊重。

因剪辑问题引起艺人的情绪不满,这似乎是国产综艺绕不过去的一个“麻烦”。尤其是这一两年来,类似风波一再发生。好牌打烂,移花接木,综艺剪辑为何成了“幕后黑手”?

剪辑屡惹风波

这已经不是《这!就是街舞》第一次引起队长和粉丝情绪不满了。节目开播之前,屡次写错易烊千玺名字,易烊千玺工作室发公开信。第一期,镜头过度剪辑易烊千玺的纠结与犹豫,导致“黑易烊千玺”的观点甚嚣尘上。第二期节目中,节目组又移花接木,让黄子韬在回访时说了句“满脑子都是她”,引发观众过度解读和误解,黄子韬马上声明以后节目组再有这种严重失误将停止参与节目。

而现在罗志祥又发了声明,要求道歉,随后韩庚也发表声明,认为节目组剪辑误导观众,抹黑队长。节目还没播完,四位队长已经轮番发声明声讨节目组,这也是“盛况空前”。有网友调侃,《这!就是街舞》操作不一般啊,看看这次到底能不能召唤神龙了。

现在明星参加综艺节目,播出之后如果导致明星口碑不好,明星的条件反射是,剪辑问题,因此亲自下场手撕剪辑的事件越来越多。前段时间《声临其境》大火,让不少明星因为这档节目圈粉无数。不过郑凯却在录节目之后公开与该节目组“撕了一把”,微博声讨节目组剪辑招黑,并表示“不约了”。

之前在舆论闹得沸沸扬扬的,是袁立手撕《演员的诞生》。在播出的正片中,演戏部分袁立的演技很高,表现正常,可是在与导师对话环节,袁立俨然变了一个人。之后袁立指责乱剪辑,把自己剪辑成了“神经病”。一时间,剪辑被推上“风口浪尖”。人民日报还为此发文点名批评希望它真正聚焦演技,多些切磋琢磨,少些乱七八糟的枝节。

同样是《演员的诞生》。播出的第一期节目中,郑爽坐在排练室的钢管上休息,一副不与任嘉伦交流的样子,甚至节目组还打出了任嘉伦崩溃的字幕,更是引起了观众对郑爽的进一步误解。然而据知情人爆料,郑爽当晚在凌晨就赶往排练室救场,反而是任嘉伦整整迟到了两个小时,节目组为了节目效果,制造话题,在剪辑上动了不小的手脚。

总之,类似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花样姐姐》《花儿与少年》《妈妈是超人》等节目也曾因剪辑问题而备受诟病。到底是艺人本身有问题,还是被剪辑陷害了?

(东方IC/图)

剪辑是“二次创作”

何为剪辑?即将节目制作中所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而一旦有取舍,有组接,也意味着可能带来争议。

许多粉丝就不理解,你一个剪辑师就按照时间线把节目剪清楚不就行了。像这次罗志祥声讨节目组,就是怪节目组剪辑时省去了太多前因后果,甚至颠倒顺序。但客观公正地说,无论是省去一些前因后果还是颠倒顺序,这些其实都是剪辑的常用手法。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期节目呈现出来,往往就一个多小时,但一期节目的拍摄素材,却可能有几十个小时。比如湖南卫视《一年级》节目组启用了多个机位,24小时全天候记录,40多个导演全天候跟拍,后期片比甚至达到了:1。如此庞大的素材资料,最终要剪辑成一个多小时,如果没有剪辑掉一些不必要的前因后果,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再谈颠倒次序的问题。每一档节目,都有前期团队和后期团队,前期团队主要负责拍摄,一般都是按照时间线,素材拿出来是事件A、B、C、D、E、F、G、H……这是它的节奏和逻辑顺序。按照时间线可以提高拍摄的效率,但播出时,如果也是完全按照时间线,可能综艺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这就需要后期制作了,他们拿到素材后要把之前的时间线颠倒或是打碎,根据逻辑、节奏、笑点、亮点,对整个素材的内容进行重组,可以动用倒叙、插叙、闪回、放大等手法,让整个节目的节奏更流畅,层次更丰富,笑点更充足。

比如,《极限挑战》里的“极限三傻”“极限三精”“迅雷组合”,离不开剪辑的“编辑”。所以综艺节目才有这样的说法:“综艺成不成?一半看卡司,一半看后期。”

《演员的诞生》(影视剧照/图)

创意不够,剪辑凑

剪辑掉一些不必要的因果关系,以及对时间线进行必要的调整,是剪辑工作的一部分;不过剪辑应该始终恪守的原则和底线是:剪辑不能够颠倒黑白。就如同罗志祥和韩庚的声明中都提到,有些选手被淘汰他们都非常不舍,但节目组没有表现出来。要求剪辑从头到尾呈现一切,虽然并不现实,但剪辑的问题在于,它刻意放大队长批评的部分,而队长不舍的部分完全剪掉,这就可能给观众带来误解,并且这种误解会对队长的个人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这个时候,剪辑就成了“幕后黑手”。

前文已经提到,剪辑是“二次创作”,它需要在素材中找一些“亮点”,以制造话题,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mw.com/yqssyf/8309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