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大家要求,提前发布试卷练习,请复习参考。
八上初中生物期中考试(1)
(时间45分钟满分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下列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①呼吸运动②排尿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④谈虎色变⑤令行禁止
⑥望梅止渴⑦膝跳反射⑧缩手反射
A、③④⑤⑥
B、①②⑦⑧
C、①②③④
D、⑤⑥⑦⑧
2.下列有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适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与心脏的心室相连
D、动脉的管壁薄,弹性小;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
3.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和铁容易患贫血,贫血主要会导致
A、运输二氧化碳等废物的能力降低
B、运输葡萄糖等养料的能力降低
C、运载血细胞的能力降低
D、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4.右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B、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
5.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6.健康的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这是由于
A、肾小球滤过作用
B、肾小囊重吸收作用
C、肾小管滤过作用
D、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7.在下列血管的血液中,含尿素量最少的是
A、主动脉
B、肾动脉
C、肾静脉
D、肺动脉
8.在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囊腔三者结构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肾小囊腔中的物质与入球小动脉中都含有血细胞、蛋白质等
B、出球小动脉中含有的尿素等废物比入球小动脉中的要少
C、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形成的血管球就是肾小球
D、肾小囊腔中的物质有葡萄糖、无机盐、水、尿素等
9.下列哪项不称为排泄
A、部分无机盐和水分由皮肤排出
B、粪便的排出
C、二氧化碳和部分水蒸气由肺排出
D、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由泌尿系统排出
1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
B、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C、在人的上臂接种乙肝疫苗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肌肉细胞,先感觉疼痛后迅速缩手
D、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吮吸动作,这是非条件反射
11.物像形成的场所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A、视觉中枢、视网膜
B、视网膜、视网膜
C、视觉中枢、视觉中枢
D、视网膜、视觉中枢
12.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
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小骨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13.王强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由于外界物体成像于他眼球的视网膜前。请推断,王强的眼部疾病和所配戴的眼镜类型分别是
A、近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凸透镜
C、远视眼、凹透镜
D、远视眼、凸透镜
14.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A、看电视感动得流泪
B、被针刺了一下马上缩手
C、青春期男生声调变低变粗
D、水进入耳内引起耳鸣
15.胎儿时期甲状腺激素不足,容易引起的疾病是
A、佝偻病
B、地方性甲状腺肿
C、呆小症
D、侏儒症
16.下列有关骨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年时,全是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B、成年人的骨松质内,始终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C、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骨的红骨髓逐渐变为黄骨髓
D、人的骨髓腔和骨松质内终生具有红骨髓
17.下列关于人体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通常由一块骨骼肌完成
B、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C、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18.“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索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9.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海葵和寄居蟹在一起生活B、在一片草地上生活的许多昆虫
C、一只蚜虫被天敌咬伤后,能释放信息激素,使同种其他个体尽快逃避
D、生活在草原上的草、昆虫、青蛙、蛇和鹰等
20.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B、只有高等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的意义
21.内分泌腺是指
A、分布在人体内部的一些腺体
B、分泌物分泌到人体内部的腺体
C、分泌物由导管运输的一类腺体
D、分泌物不经导管运输,而是由血液运输的腺体
22.下列能正确描述反射与反射弧关系的是
A、反射弧和反射在性质上相同
B、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C、简单的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完成
D、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23.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反射弧
24.给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情况并没有改变,该鼠体内发生病变腺体和缺乏的激素分别是
A、垂体,甲状腺激素
B、胰岛,胰岛素
C、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生长激素
25.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对红细胞和白细胞区别正确的是
A、红细胞数量多,圆饼形,有细胞核
B、白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无细胞核
C、红细胞数量多,圆饼形,无细胞核
D、白细胞数量多,体积大,有细胞核
26.骨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依靠
A、关节的变化
B、关节的牵拉
C、骨骼肌的牵拉
D、躯体位置的变化
27.“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
A、攻击行为,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觅食行为
28.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不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物质是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29.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葡萄糖;⑤蛋白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30.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膝跳反射
B、谈虎色变
C、杯弓蛇影
D、望梅止渴
31.下列各组疾病中均与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A、呆小症,大脖子病,夜盲症
B、佝偻病,贫血,坏血病
C、巨人症,佝偻病,坏血病
D、侏儒症,贫血,夜盲症
32.为了预防近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认真做眼保健操
B、下课后到室外远眺几分钟
C、读写姿势要正确
D、边走路边看书
33.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中不断地循环流动。血液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
A、心脏
B、主动脉
C、瓣膜
D、肺动脉
34.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输尿管
35.人脑中,能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身体平衡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和脑干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36.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7.手不慎被烫是先感觉到疼,然后再缩手。
38.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口服胰岛素。
39.经常食用海带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40.运动系统完成运动,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不需要其它系统的参与。
41.人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一块肌肉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共同配合完成的。
42.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中,“尝试与错误”次数越多,动物的学习能力就越强。
43.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葡萄糖。
44.献血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45.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腔小,管壁厚,弹性大,管内的血流速度快。
三、识图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46.(5分)小明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伤了手。请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明被猫抓时,手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2)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
▲(填序号)传达到▲产生痛觉。
(3)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属于▲反射;听到有人说到“猫”也会紧张,这是由于人类特有的▲中枢参与的结果。
47.(5分)右图是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的曲度可以调节。
(2)刚从电影院出来,瞳孔将会▲。(填变大或者缩小)
(3)只有物像落在▲上时,才能看清物体。
(4)▲病变或者受到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新获得光明。
(5)不同人种,___▲___的颜色不同。
48.(5分)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能减少运动时
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内有少
量▲,从而使关节活动灵活。
(3)脱臼是指(▲)。
A、①从④中脱出B、④从①中脱出C、①④从③中脱出
(4)对骨的生长和再生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49.(5分)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蚯蚓大约经过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把一块牛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然后作如下处理:
分组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灭菌
灭菌后接种细菌
不作任何处理
保存方法
无菌环境
无菌环境
自然条件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和▲组进行对照实验。
(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
八上初中生物期中考试(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D
A
B
D
C
A
B
C
D
C
A
C
C
D
A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C
C
C
C
B
D
A
A
B
D
A
C
B
二、判断题
题号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A
B
B
A
B
A
B
B
B
A
三、识图填空
46.(1)1-2-5-6-7
(2)3、大脑皮层
(3)条件、语言中枢
47.(1)晶状体(2)缩小
(3)视网膜(4)角膜
(5)虹膜
48.(1)关节软骨
(2)关节囊滑液
(3)A(4)成骨细胞
49.(1)先天性行为(2)小白鼠
(3)实验法(4)乙(5)乙和丙
感谢徐州同仁分享,仅供学生复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闫云侠初中生物帮助指导交流